1991年9月出生的他是全院里最年轻的员额检察官,但却是公益诉讼检察最坚定的践行者。他身兼新闻宣传、共青团、青年读书班、公益诉讼、派驻检察室等多个岗位工作,公益诉讼却是他最为挂念也是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项。他就是浠水县人大代表、县检察院驻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检察室负责人、四级检察官姚凯。
参加工作8年来,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他有5次被评为优秀,被县委组织部荣记三等功1次,嘉奖2次。2021年6月,因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的司法为民“八件实事”专项工作中表现突出,被黄冈市检察院荣记个人嘉奖一次。
勇挑重担 甘当疫情防控公益“守护者”
2020年3月初,当时全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刚刚赢得初步胜利,疫情在社会层面基本实现清零。13日一大早,在竹瓦镇双塘村协助村两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56天后的姚凯回到了院里上班。政工部门人员第一时间找到他,通知他离开政治部到第四检察部报到,负责从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虽然对工作了6年多的政工部门十分不舍,但他还是坚决服从了组织决定。
他大学里学的是法学专业,然而毕业后却长期在综合部门工作,法律专业知识捡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但年轻又不怕吃苦的他,白天和其他检察官们一起外出摸排线索,整理案卷材料、撰写法律文书,晚上就静下心专心学习,研读法律。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学习加实践,他对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程序以及文书制作逐渐熟练和掌握,为日后开展工作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2020年6月,姚凯在一次外出办案中接到群众反映,县内某民营医院长期以来将未经处理的医疗污水和废弃物直排下水道,严重污染环境的案件线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医疗机构满负荷运转,势必产生大量的医疗污水和医疗废弃物,如果群众反映情况属实,这不但将使逐步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势发生转变,而且将给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饮用水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为此,姚凯迅速带领办案人员到县内多家医疗服务机构展开调查,发现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在现场调查取证后,他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报告,并及时进行立案。经查,发现多家医疗服务机构在没有建设医疗污水处理设施的情况下,长期将未经处理的医疗污水和废弃物排至城市雨污水管网,极易造成二次交叉感染,不仅污染水体,更威胁群众生命健康。
在掌握大量证据和查明法律依据后,该院依法向县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要求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整改。2个月后,该部门对检察建议进行了回复称,涉案的两家医疗服务机构投资40多万元建设医疗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医疗污水经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与此同时,县卫生健康局还举一反三,组织召开全县医疗机构废物(污水)专项整治暨办理排污许可证工作督办会,要求全县设床位的医疗服务机构限期取得《排污许可证》,实现医疗污水持证达标排放。
该案办结后,姚凯和他的办案团队没有停下思考的脚步,为了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办案效果,他们连续三年关注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污水和废弃物处理问题,从县级医院到乡镇卫生院再到诊所,从公立医院到民营医疗服务机构。2021年,他们更是把监督触角延伸到村级卫生室,强力督促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全县640多个村级卫生室加强监管,确保实现医疗废水和医疗废弃物规范化处理。此举既有力配合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又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水资源不受污染,更维护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主动作为 为古树名木撑起司法“保护伞”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的瑰宝,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其历史渊源、文化底蕴、社会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都十分重要。
2020年7月,姚凯在一次外出走访过程中,发现该县清泉镇菱角塘村一棵树龄达320年的古樟树因保护管理缺失,濒临枯死的边缘。鉴于此,他随即走访了附近村民和村干部,了解了古树的保护管理情况。并到相关部门调阅全县古树名木保护名册,重点查看了一批古树的保护现状。
经调查发现,浠水县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县达到保护级别的古树名木共有253棵,其中最老的一棵古树--罗汉松,树龄已超过500年,这在全市都极为少见。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却令人担忧,相关主管部门存在着保护不力、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一些古树名木亟待得到保护。
7月18日,该院对此依法立案审查并向县林业主管部门送达检察建议书,要求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林业部门负责人当场表示,将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制定专项保护工作方案并及时向检察机关通报情况。
两个月后,在检察建议书中提及的清泉镇菱角塘村古樟树保护现场,办案检察官看到,古树周边已经建起了保护围栏、水泥护坡和避雷针,树前还悬挂了《古树登记牌》,明确了管护单位和责任人。县林业部门针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还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将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范围内古树名木的登记挂牌工作,并逐步实现分级保护和动态监管。
该案是全市办理的第一件古树名木保护类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当年还成功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典型案例。案件的成功办理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楚天都市报》和《检察日报》先后进行了报道。十分巧合的是,当年疫情时,结对帮扶湖北的山东省莱阳市也办理了类似案件。为此,2020年8月26日的《检察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山东湖北:让百年古树“老有所依”》的文章,引起了社会极大反响。
敢于亮剑 做绿水青山的忠诚“卫士”
浠水因水得名,境内不仅有浠水河、巴水河注入长江,还有策湖、望天湖等湖泊,更有白莲河、白洋河、梅子山等大中型水库,水资源和渔业资源都十分丰富。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水资源,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一件大事。作为检察机关,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年4月初,浠水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县内多座水库存在水污染问题。办案人员在调取县生态环境保护分局相关数据得知,全县有8座水库水质检测结果为劣五类,且连续两年水质检测都不达标,涉及蔡河、巴河、经济开发区等7个乡镇。院领导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把案件线索交给了姚凯和他的办案团队,指示其抓紧时间办理。
为了掌握更加全面的证据资料,姚凯带领办案人员到上述8座水库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并依法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利用无人机、水质快速检验仪等高科技设备对污水排放状况和水库污染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取证。调查后发现,居民生产生活污水,投肥、投粪、投饵养殖,化肥、农鱼药使用不科学是导致水库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因污染源是多方面的,涉及的主管部门也不尽相同,为了促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该院邀请县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和湖泊局以及属地乡镇人民政府等10家对此依法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召开听证会。会上,检察官姚凯通过展示污染现场图片、水质检测报告、政府相关文件等方式,详细说明了库区水污染情况。同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各部门“三定”方案规定,指明各部门应当承担的监管职责。
听证会上,现场公开送达了检察建议书。各行政机关代表一致表示将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积极履行职责,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共同促进库区水污染问题彻底根治。
2021年8月,检察机关邀请专业检测机构对8座水库的水质进行检测发现,有7座水库水质已发生明显好转,达到国家标准,却仍有1座水库的水质处于劣五类。经查,该水库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承包者非法投肥粪养殖。鉴于此,在主动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沟通仍得不到有效解决后,姚凯及时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目前该案已开庭审理,将于近期宣判。被告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庭审最后陈述时明确表示,将克服困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从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来,姚凯始终坚守公益初心、为民情怀,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办理了一批整改效果好的典型案件,为全县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库污染、打击非法毁林取土、长江大保护等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在从事检察公益诉讼的工作中,他还十分注重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与协作,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在他的积极倡导下,2022年4月24日,全市首个检察公益林在该县丁司垱镇正式挂牌成立。如今,检察公益林已经成为了检察机关与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携手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见证。